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呼叫中心行业主管部门是指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负责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行业协会是指中国电子商会呼叫中心与客户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包括贯彻政府有关市场建设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呼叫中心/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的经营进行服务,指导、协调、咨询和监督,监督会员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守法经营;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呼叫中心/客户关系管理市场建设的政策支持等。
2、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呼叫中心行业发展,我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呼叫中心行业的相关政策,如202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中,提出经营呼叫中心业务,应当符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界定的业务形态,即组建呼叫中心系统并按规定获得电信业务接入号码和语音中继线路资源,提供以接受用户主动呼入为主的信息咨询服务。在地方层面,2023年12月,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省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对互联网数据中心、信息服务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等重点或新兴业务的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发挥信用记录在企业管理的作用,提升监管效能。
三、发展历程
最早的现代化呼叫中心起源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民航业,当时是为了向用户提供咨询和投诉的服务,使用后发现能够很好的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的体验,其他行业也纷纷效仿,发展到现在呼叫中心已经被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呼叫中心的发展主要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人工热线电话系统、交互式自动语音应答系统、兼有自动语音和人工服务的客户系统、网络多媒体客户中心、全业务支撑的呼叫中心、云呼叫中心。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呼叫中心服务涉及大量的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为呼叫中心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提升了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开发、部署和维护,这要求呼叫中心服务提供商具备深厚的通信和信息技术背景,以及强大的技术实力。
2、资质壁垒
呼叫中心业务属于特许经营业务,需要取得相关的经营许可。政府对呼叫中心业务的资质审查和管理比较严格,对申请者的办公场所、人员情况等进行实地查验,确保申请者具备从事呼叫中心业务的能力和条件。对于想要进入呼叫中心行业的申请者来说,需要认真了解相关政策和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顺利通过资质审查并获得经营许可。
3、资金壁垒
呼叫中心业务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个方面。然而,对于较小的呼叫中心以及新进入者来说,它们在规模上可能难以与大型呼叫中心竞争。大型呼叫中心通常拥有更完善的设施、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专业的团队,这使得它们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大型呼叫中心在资源分配、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可能更具优势,从而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呼叫中心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包括设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设备供应商提供呼叫中心所需的各类硬件设备,如交换机、服务器等,确保呼叫中心的通信和数据处理能力。技术服务提供商则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帮助呼叫中心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下游环节则是呼叫中心的最终用户,包括政府、金融、制造、电商、教育等各行各业的企业和机构。他们通过购买或租赁呼叫中心服务,实现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呼叫中心产业百科作为呼叫中心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呼叫中心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呼叫中心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